deya×彥甫推出「旅行。癮台灣」系列包款,我們就想來辦個不一樣的活動,讓大家更珍惜台灣、認識台灣。選擇大稻埕做為旅行的地點,除了大稻埕跟彥甫的淵源很深,一方面也是大稻埕是認識台灣的一個重要的起點。
在邱翊與彥甫的導覽下,我們與大稻埕更親近了。
大稻埕是台北地區最早開發的區域,早西元1709年,漢人就進入大稻埕開墾。
直到了1920年,台灣總督府廢除當時台北廳直轄的艋舺、大稻埕、大龍峒三區,設立台北市,隸屬於台北州,大稻埕的區域雖然被裁廢,但大稻埕並不因此就消逝,仍然是台北人最懷念的地方。
1860年,淡水正式開港通商,大稻埕成了通商起卸的口岸,成為台北物資集散中心,英、美等各國商人,紛紛在大稻埕沿河設立洋行,帶動經濟繁榮興盛。
大稻埕的淡水河沿岸為也成為外國人的居留區,大稻埕可說是北台灣最西化、繁華的地方。
彥甫與邱翊找來許多老照片,現場做古今的對比。台灣多知名的企業,都在大稻埕發跡,像是聯華食品、潤泰建設、台灣第一家台灣人開的西餐廳波麗露、義美食品的第一家門市都在大稻埕。
大稻埕有太多必逛的景點,像是霞海城隍廟,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。
霞海城隍廟香火鼎盛,是紅塵男女求姻緣,求家庭和諧必拜之處,彥甫這天也得到廟方致贈一雙役夫鞋,說是女士求得這鞋,可以讓先生服服貼貼,顧家愛妻,彥甫只是訝異送錯人了吧?該送給他太太才是。
布袋戲是台灣人的共同記憶,也在能代表台灣文化,「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」該是台灣收藏閩南布袋戲最齊全的私人博物館,並且也收藏全世界最大的廣東杖頭傀儡,除布袋戲、也有印尼皮影戲、 中國皮影、越南傀儡等亞洲重要的偶戲藏品。
偶戲館裡有可以動手把玩體驗的戲台戲偶,彥甫、邱翊就上台演了起來,大夥看了躍躍欲試,也紛紛上台。
國語、閩南語、英語、廣東話對白輪番上演,彥甫台上台下,又是操偶者又是觀眾,又像是主持人,把場子搞得熱鬧非凡。
今天的大稻埕微旅行,大家背著彥甫「旅行。癮台灣」包包,跟著彥甫過了愉快充實的一天,大家也說,沒想到大稻埕這麼好玩,今天還沒逛夠,改天得再來幾次才行,尤其是那些週日沒開店的美食,絕對要來好好品嚐一下。